人口大逆转是世界人口正在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如果忽略的这个重要变化,单纯依靠对经济周期性变化规律的理解对未来经济发展的预测将发生重大偏差。
  一般观点认为,随着全球经济逐渐从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中走出,未来的经济将逐步走向正轨。在此过程中,商品的供给将不断增加,世界整体通胀水平将不断降低;全球货币供给充足,未来利率将在长时期内维持在较低水平状态。总体而言,世界经济前景是光明的。
Alt text   本书认为,未来30年随着老龄化的加剧以及逆全球化趋势,未来的劳动力人口将不断减少,商品供给很可能是减少的,在加上全球各个国家竞相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新冠疫情助长了这类操作),未来的通胀水平将进一步提升。其实,前推30年,全球低利率低通胀的全球经济主要来自于经济全球化的加速,随着东欧和东亚中国加入世界贸易体系,为全球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另外,还有技术革命产生的新产品和教育的推进,解放了妇女,使其从家庭走向工作,贡献了大量劳动力),才保持了全球较低的物价水平(即低通胀)。未来随着中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以及中美脱钩和新冠疫情的影响(尤其是疫苗生产暴露出的问题),世界各国开始强调发展本国产业,而非仅仅在全球贸易体系中占据一个环节,由此导致全球化减少甚至是倒退。
  通胀水平提高,物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远大于对发达国家的影响,加剧全球不平等现象。作者像是一只乌鸦,利用这本书揭示了对未来的偏消极描述。
  本书创新之处:对于人口因素,甚至是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传统经济学中已经早有分析。在传统分析中,通常是把人口(劳动力)看作是与资本、科技、制度等平等的投入要素,重点分析资本与科技对经济产出的影响,单独分析人口变化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则很少。本书的创新之处即在于将人口因素单列出来,分析了人口结构变化(老龄化)对产出的影响。
  作者对两个问题的回应,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1.通货膨胀还是通货紧缩,是货币政策的作用结果,这又与人口大逆转和逆全球化有什么关系呢?2.在过去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大批人口从农业转移到了工业,并没有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大幅度增加;未来随着老龄化加快,劳动力人口数量的下降又怎么会导致工业品或服务业价格上涨呢?3.老龄化对储蓄和资金需求的影响是正向还是负向呢?
  《人口大逆转》:“未来将与过去完全不同” 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4008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