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旨在反驳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反驳的逻辑可简单概括为以下三个论题:①人类历史的进程会受到人类知识增长的强烈影响;②我们不可能科学合理的方法来预测科学知识的增长;③so,我们不能预测人类历史的未来进程。受当时自然科学、尤其是物理学领域研究的影响,通过对比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波普尔进一步得出:我们必须摒弃与理论物理学相当的历史社会科学的可能性,即在理论物理学领域,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物理学定律,对未来做出预测,但在社会科学领域,不能根据历史上已经发生的事情或归纳出的历史规律,对未来的历史走向进行预测。最终得出,历史决定论是不成立的。
《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一书影响很大,中文版序中对此进行分析,认为这是由当时共产主义运动本身的理论与实践、波普尔的批判本身等等多方面原因促成的结果。
历史决定论与历史非决定论,究竟谁是谁非?其中一个核心要点是如何理解“历史决定论”这一论点。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并不是机械的历史决定论,马克思同时也承认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马克思也没有对未来社会进行具体的预测,而是基于历史的辩证的唯物主义对未来人类社会走向进行了推断。马克思虽然基于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推断出资本主义终将被共产主义所替代,但他并没有给出时间表。
总之,无论是持历史决定论还是持历史非决定论的观点,具体到社会历史学科,最大的区别是是否承认历史有规律可循,是否基于该规律对未来社会走向进行大致预测或推断。
基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判断准则,08年金融危机让人们重新阅读马克思的《资本论》,则意味着马克思可能找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推断也没有偏离资本主义的实践路径。
最后,对于马克思的“历史决定论”,到目前为止我的理解还不够深刻,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阅读。
马克思有关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具体预测可能是错误的,这不影响其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哲学思想的伟大;同理,波普尔在本书中所提到的物理学中的因果律,放在现在也只是相关性,这也并不影响波普尔在当代科学哲学中的地位。无论如何,两者的思想都带动了后来者的前仆后继的继续探索与钻研。
可进一步阅读
[1]何兆武.评波普尔《历史主义的贫困》[J].社会科学战线,2011,(04):2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