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制表位的思想是用两个制表位将一行分为三个部分,关键在于两个制表位参数的设置。这也是制表位中较为繁琐的,不同期刊要求的页面的页边距不同,所设置的也不同。

1、熟悉制表位

光标在任意位置 ——> 右击选择“段落” ——> 选择“制表位” ——> 看到对齐方式:“居中”,“右对齐”

library(knitr)
knitr::include_graphics("matytype1.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2.png")

2、 熟悉自己页面纸张大小和页边距

一般论文都是用默认的A4纸,A4纸大小为 21cm×29.7cm。页边距默认为:上下左右分别为:2.54cm,2.54cm,3.18,cm,3.18cm。 下面将以这些参数设置制表符,这些参数一定要知道,也是制位表的关键。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3.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4.png")

3、制位表法设置。

熟悉了制位表,纸张大小和页边距,下面就要正式进入主题了。

看到这,是不是很懵,默默地拿起笔,在纸上算,什么鬼,居然还有计算公式?为了更直观理解,可以参考下图。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5.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6.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7.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8.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9.png")

接着光标定位到公式后和编号中间,同样按“Tab”键,此时公式居中,编号右对齐。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10.png")

include_graphics("matytype11.png")

至此,制位表法设置完毕。

详细内容见:https://blog.csdn.net/zaishuiyifangxym/article/details/81709319